在社会形象方面(通用10篇)

更新时间:2021-10-17 来源:党团建设 点击:

【www.rubber-label.com--党团建设】

社会是有机体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都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社会形象方面的文章10篇 ,欢迎品鉴!

【篇1】在社会形象方面

  人诚恳,性格开朗,自学能力强,心理素质较好,为人乐观,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很快融入群体生活。说到做到,绝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们学习;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会用100%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平时喜欢看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自费参加销售培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我坚信:人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我放弃的理由

  这3个月的实习就要结束了,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实习的感受。在领导的悉心培训下,认真学习,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领悟到了社会的现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都是要去经历了才会知道。工作必须要积极主动,服从领导的指挥。

  在这实习期间,我曾有迷茫,也有烦恼,也曾悲伤。有时会很不理智的想要放弃这个实习的机会,但是认真思考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考验。在挫折面前我们应该鼓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在挫折中我们也正在逐渐的变得成熟,稳重,这是我们都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坦然面对之后也就不会觉得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本人是xx第三中等职业学校04届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学生。在大三的第二学期正式外出。两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通过四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实习完毕了,这个实习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一开始的时候很怕,现在想来,从艰难的生活中,得到一个启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篇2】在社会形象方面

  摘要我们现在周遭充满着不同的视觉形象,从个人到社会形象,这些都逐渐的改变着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大多数来自于对他的视觉形象看法。看是第一手的资料来源,是意识层面而并非理性的认识。视觉形象的作用是复杂并且多样的,它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反应以及看法。视觉形象包含在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和世界观等的约束下。我们每天碰到的形象涉及大众文化、广告、新闻和信息交流、商业、刑事审判和艺术等社会领域。这些形象通过各种媒体被生产和被体验,如绘画、版画制作、摄影、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数字化形象和虚拟现实。本文章主要描述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表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众形象以及商业形象,这些都在我们不知觉的情况下引导我们进入意识和无意识的思考当中。我们每天碰到的形象涉及大众文化、广告、新闻和信息交流、商业、刑事审判和艺术等社会领域。这些形象通过各种媒体被生产和被体验,如绘画、版画制作、摄影、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数字化形象和虚拟现实。可以认为所有这些媒体――包括那些不涉及机械的或技术的生产手段――都是形象化技术。甚至绘画作品也是通过油彩、画笔和画布等“技术”生产的。我们生活在日益受到形象渗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绘画、摄影和电子形象因其意义而相互依赖。人们利用摄影和电子手段复制西方艺术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绘画作品,又通过电脑绘制手段润色、修改这些复制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关于著名绘画作品的知识并非是第一手的,而是通过书本、招贴画、贺卡、课堂幻灯和有关艺术史的特别电视节目中的复制品所获得的。所以,形象的技术是我们视觉文化经验的中心。

   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大多数来自于对他的视觉形象看法。①看是第一手的资料来源,是意识层面而并非理性的认识。视觉形象的作用是复杂并且多样的,它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反应以及看法。视觉形象包含在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和世界观等的约束下。我们每天通过看的实践来了解世界。看见是观察和认识我们周围世界的一个过程。看是积极地创造那个世界的意义。看是一种包含明确目的和方向的活动。看是一种选择行为,我们通过看来协商各种社会关系和意义。看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层面。我们参与看的诸种实践,以便达到交往、影响和被影响的目的。我们不仅运用词而且运用形象来理解、描述和规定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以及其他视觉形象。这个过程通过诸如语言和视觉媒体等再现系统进行,而这些系统自身具有如何组织的规则和惯例。

   探讨形象的意义是要认识到它们是在动态的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中被生产出来的。②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一切文化内的信仰系统。形象是一种生产和突出意识形态的重要方法。人们总是将意识形态与宣传联系起来――用虚假的再现诱骗人们相信那些可能危及他们利益的观念的未加掩饰的过程。这一意识形态观念假定了意识形态行为都出于无知。在这一特定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概念带有贬义。然而,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意识形态是我们都卷入其中的弥漫性的世俗的过程。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规定意识形态是一套广泛而不可缺少的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个体借此生活在与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中。意识形态各不相同,存在于一切文化的各个层面。我们的意识形态多种多样无所不在,它们常常用细微的、几乎看不到的形式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认为意识形态使某些价值观如个体自由、进步和家的重要性等,看上去像日常生活那样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它出现在一些广泛共享的假设中,这些假设不仅考虑事物存在的方式,而且考虑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存在应当有的方式。形象和媒体的再现是一些我们用来劝说他人坚持或反对某些观念和价值观的方式。看的实践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形象文化是繁杂矛盾的意识形态场所。形象是对美、欲望、魅力的假想以及社会价值的建构、回应。③形象对我们这些观赏者和消费者的影响,取决于它们所引发的广泛的文化意义和它们被看时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语境。它们的意义并非仅仅依赖它们形象内部的构成因素,而是在它们被“消费”、观赏和阐释时获得的。每一个形象的意义是多元的。每一次观赏都是一次创造。但是,我们对象征、符号以及它们的意义的联想并非是固定的。一些形象用已被接受的再现惯例很好地展示了变化的过程,使我们意识到符号和它们的意义之间、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几乎是任意的联系。我们通过阐释意义的线索来解码形象,无论意义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或暗示的。这些线索可能是形式因素如颜色、黑白阴影、色调、对比、构图、深度、视角和向观赏者倾诉的风格,那些看起来中立的因素如色调、颜色可以承载文化意义。我们也根据社会―历史语境阐释形象。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何时何地制造和展示形象,或者呈现形象的社会语境。所以作为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形象与广告复制的形象所承载的意义不同。我们经过训练阅读文化符码,如标志性别的、种族的、阶级的特定意义的形象的各个方面。

   我们个人的形象能够造成别人的视觉错视或者是视觉意识,这是因为你的形象就好比一个符号,而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来源于后天培养的。④一个形象的意义主要来自图像内的物体。关于自身形象的表达在画面中的表现主要也是应用图像。我们对图像的理解出自我们的知识和既定经验。我们在结构一个形象的同时也在评价它的好坏。当然我们也在乎它的社会价值,如著名人物的形象,这是不用你思考就已经得出结论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大的环境对人的文化影响。所以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受到社会、宗教、种族、语言环境、教育程度、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形象表现往往会因看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所以,个人的形象表现价值存在多样性。但又由于人的独一性,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也具有了独一标识性。

   就像符号一样,个人的形象也存在着其独一性标识性。一个人的形象同样包含着社会定义、美学定义、文化定义等等复杂的概念。在形象中辨别出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工作经常发生在对辨别过程的毫无知觉之中,看形象就是它的乐趣的一部分。我们用以阅读形象的一些信息与我们对它们在某一文化中的价值的认识相关。形象本身没有价值,它们被赋予不同的价值――金钱的和政治的――特别在社会语境中。在艺术市场上,艺术品的价值由经济和文化因素所决定。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来自社会对一件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及其审美风格的信念,也来自社会关于艺术品或艺术家的种种神话。偶像是一种形象,一种指向外在于它各个组成因素、对许多人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的形象。偶像常被认为再现普遍的概念、感情和意义。所以,在一个特殊的文化、时间、地点中生产的形象可被解释为具有普遍意义、能激起一切文化和所我们个人的形象能够造成别人的视觉错视或者是视觉意识,这是因为你的形象就好比一个符号,而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来源于后天培养的。④一个形象的意义主要来自图像内的物体。关于自身形象的表达在画面中的表现主要也是应用图像。我们对图像的理解出自我们的知识和既定经验。我们在结构一个形象的同时也在评价它的好坏。当然我们也在乎它的社会价值,如著名人物的形象,这是不用你思考就已经得出结论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大的环境对人的文化影响。所以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受到社会、宗教、种族、语言环境、教育程度、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形象表现往往会因看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所以,个人的形象表现价值存在多样性。但又由于人的独一性,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也具有了独一标识性。

   无论一个形象起什么社会作用,都是某种程度的主观选择。一个形象可以表示某些表面真实,形象的表面意义和它字面的、描述的意义相关。现实中与某些群体相关的特定意义被当成整个社会的普遍的、既定的意义。这是个人形象所具有的社会和艺术价值。

   作为普通人的形象,虽然不具备社会效应和商业价值,但是同样考证我们外在的生存状况、社会结构。作为个人的一个标识,视觉形象表现价值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比如对于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我们的第一时间想法就是这是一个穷人,或者这是一个失业者;相反,对于一个很注重穿着的人,我们会感觉他礼貌、自重、仪表堂堂。但是这些印象信息仅仅来源于看,是人们非理性的认为和受到种种制约因素后的反射,而提供这些信息的,就是个人形象。个人的一些形象也存在着复杂性,一个人的外在视觉形象可能表达他的次要性格或是表达他想要成为的那种性格,这也是一种命令行为的引导。

   注释

   ①赵宪章.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②达德利・安德鲁.主要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③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3】在社会形象方面

  社会组织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换一句话说,社会组织形象是指社会组织在运行中显示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它包括社会组织的内在气质和外观形象。

  社会组织的内在气质,是指社会组织在运行中对现实环境诸因素发生或改变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基本态度、价值指向以及社会公德水平,包括服务态度、待人处事的基本行为准则、二次服务水平,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水准等等。它是社会组织的“软件”。

  社会组织外观形象是指社会组织在实现工作目标时所显示的能力识别标记,如产品的质量、美观度及市场价格与市场占有率,社会组织的名称、标志、商标、广告,社会组织的建筑式样、代表色和组织的建筑、设施、场所状况,组织的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等等。它是社会组织的“硬件”。

  社会组织内在气质与外观形象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组织的形象。社会组织形象是组织经营活动中最为宝贵的无形资源。社会组织形象的好坏对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社会组织要树立良好的的形象,那对社会组织的发展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每一个社会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时候,都是努力的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这是公共关系的最终目的。

  社会组织形象可以具体表现为:产品形象、人员形象、建筑物形象、自我期望形象、虚假的社会形象、实际的社会形象、公众关系形象等。

  社会组织形象的评价标准,可以用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三个方面来概括。所谓的认知度是指社会组织被公众认识、知晓的程度,你这个社会组织,你的产品,你的服务,社会公众知道不知道,因此又称为知名度,它包括被认识的深度、被知晓的广度两个方面。美誉度是指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是组织形象受公众给予评价的舆论倾向指标。注意,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重叠,这是这个社会组织形象最好的标志。知名度、美誉度越重叠,社会组织形象越美好。当然最好。的公共关系是达到和谐度,和谐度是指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行为合作的程度,是组织从目标公众出发、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获得回报的指标。社会组织应在提高和谐度的基础上,争取更高层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社会组织形象定位,是指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确定自身形象的特定的位置。我自己给我的社会组织定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让公众怎么来评价我?社会组织要根据自身特点、同类组织的情况、目标公众的情况三个基本要素来确定自身形象的特定位置。社会组织形象准确定位,有利于社会组织形象的塑造和改善。定位过高达不到,定位过低没有奋斗的动力,这一点所有的同学要注意,人际交往个人定位也是如此。

  第(1)主客观两重性。社会组织形象作为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必然受到公众的评价倾向的影响,由于公众广泛而又众多,又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教育背景,在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价也就是社会组织形象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公众自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标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一个社会组织形象在不同的公众心目中有不同的程度的差异,社会组织形象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是,从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来看,社会组织形象又有客观性。社会组织形象是公众在对社会组织各方面有了具体的感知和认识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印象,是社会组织各方面活动和所有外在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再者,根据统计学上的“大数定律”,评价的人多了,主观偏见就会减少,从而可以得出比较客观、比较真实的评价。

  第(2)个特点:多维性。社会组织形象是立体的、多维的,从形象构成的要素来看,从时间上、空间上、人员素质、设备配备上,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上,都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组织的形象,也都会影响到社会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形象的塑造要从多方面入手,改变不好的社会组织形象,树立良好的社会组织形象,使公共关系工作的组织形象塑造更加有效。

  第(3)相对性。社会组织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是与一定的“参照物”相比较而显现的,不仅社会组织自身会有发展变化,而且“参照物”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沉船侧畔千帆过,枯木前头万树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则亏,坐吃山空;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白手起家,后来居上;等等,这些中国民间的一些传说,一些故事,一些格言,都反映了人的形象的变化,和社会组织的形象一直处在变化之中。那么我们说社会组织形象的好、坏,美、丑,它本身是会变化的。默默无闻的,会变得家喻户晓;老牌的、名牌的,也会“倒”牌子啊;也会威信扫地的,也会重新“昂立”,重新崛起。这就要求公共关系在塑造、改善社会组织形象方面,永远不能懈怠,永远不要气馁,永远没有止境。没有一个万年不倒的牌子,真正做下去也没有一个社会组织永远会默默无闻。

  (4)相对稳定性。社会组织形象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不断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但是社会组织形象是社会组织综合行为的结果,组织形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会在一定公众中形成概念化的心理定势,不会是不可捉摸、或者瞬间即逝的。因此,名牌、老字号,会成为无形的资产。这也是开展公关工作,塑造和改善组织形象的意义之所在。

【篇4】在社会形象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20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并且民办高校也开始出现,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从1997年3174362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23317929人,在短短的13年间大学生的数量增长了6倍多。这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化为“大众教育模式”,并且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教育会普及到每一个青年。但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大众传媒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大学生形象的负面报道,比如为人们所熟知“马加爵事件”“硫酸泼熊事件”“校园直升飞机”等新闻,都让人们重新观察和评价大学生,发现在人们身边同样存在着很多“不合格”的大学生。

  一、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构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只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以及国家的未来。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目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一目的也指明了大学生社会形象的构成。

  1.道德形象

  道德形象是人最基本的形象,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道德形象是大学生形象的支柱。爱因斯坦说过“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大学生的道德形象不只是思想道德修养,还包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素养。从社会的角度看,尽管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但是大学生在我国人口中的比例还比较低,同时社会公众心理还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仍然是“人才”的代名词,社会依然要求大学生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2.知识形象

  没有道德的人是危险品,而没有知识的人是废品。知识素质是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人们都把知识看做是良好社会形象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知识形象是由专业知识、普通知识以及社会要求的一些特定知识构成的。大学是启迪人们智慧的殿堂,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很多专业以外的东西,这也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知识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中立足最根本的技能,是大学生长时间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礼仪形象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形象展现的是人的人格与品质。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礼仪形象主要是指人的仪态和礼节。其中仪态是大学生展现在公众面前最直接的形象,包括先天形象、服饰穿着和行为等。先天形象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形象;服饰穿着体现着一个群体的文化修养、审美价值等,也体现着个体的个性和爱好等;大学生的服饰穿着要符合常规、区分场合;日常动作行为是对大学生有更高的要求,社会在与大学生接触时,大学生的动作行为是长时间形成的直接体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学生需要掌握日常礼节、家庭礼节、社交礼节、公务礼节和商务礼节等,除此之外不同地区与民族的大学生还要掌握一些民俗礼节。

  4.心理形象

  心理形象是大学生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的心理支撑。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这使得80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甚至在家族的溺爱下成长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在面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时的表现,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人的生命。

  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是由良好的道德形象、良好的知识形象、良好的礼仪形象、良好的心理形象共同决定的,但是不良的社会形象只需要其中一项缺失就可以。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发展与提高。

  二、大学生社会形象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由每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共同决定的,即水桶效应。当代大学生是有一些失当的言行,极少数大学生有极端行为,我们只有找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形象。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在控制我国人口数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80后、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等倾向。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开始变得频繁,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思想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进入我国,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例如:利益至上、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享乐等倾向。

  2.高等教育不均衡

  高等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内容的不均衡。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模式已经由“精英型”转化为“大众型”,这个转变不仅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之而来的还有就业难,各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对就业本领(专业知识)的关注、投入要多于其他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明显的东部地区多于中西部,重点院校多于其他院校。教育资源分配较少的院校就会通过诸如校企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增加教师代课量的形式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

  3.大众传媒的不合理报到

  几乎所有人都会从大众传媒得到各种信息,这样大众传媒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从现在的主流媒体看,对大学生的评价体现出了两极化。但是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谈论负面的多于正面的。通过大众传媒为大众所了解关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主要有“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直升机接女友事件”“自杀式毕业照”。媒体对于某些事件的反复过度甚至是夸大的报道,使大学生在公众心理形成了暴力、冷漠等形象。这些不仅使大学生自身开始怀疑自己的形象也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且也使得大学生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受到损害。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由道德形象、知识形象、礼仪形象、心理形象构成,但是受到社会大环境、高校教育不均衡、社会媒体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断减弱,要改变这一现象,不断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社会形象,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1.大学生要认清自身社会角色

  要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受损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让大学生自身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形象意识。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与普通青年相比,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大学生只有找准在社会中的定位,才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构成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四个要素不断地完善自身。

  2.高校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作风是大学生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大学生社会形象塑造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内容,高校在形象塑造上也有着特殊的优势,高校可以依靠“两课”从思想上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观;依托高校的活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展现大学生自身形象的舞台;依靠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中检验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社会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还需要社会对大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主要传播组织,不能注重经济利益,还要用于承担媒体自身的导向责任。不能因为某些新闻能够带来关注度,就大量的报道,甚至失实的报道。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针对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功能,让社会公众了解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公众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怀着“看热闹”的心理,去看待大学生的一些不良形象,更不能歪曲事实。社会对大学生的不当言行还要有宽容的态度,给大学生的形象塑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提高大学生心理抵抗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大学是“准社会”,大学期间,大学生都离开父母在学校过集体生活,难免会遇到诸如考试失败、失恋等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事情,大学生不能因为这些挫折就一蹶不振,就怀疑自身的价值,要正确地对待这些挫折,要敢于尝试、勇于尝试。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了许多人们意料不到的灾害,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灾害,在这些灾害中大学生要有较强的处置能力。大学生要自发地学习处置方法,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帮助周围的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篇5】在社会形象方面

  摘要: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高校扩招13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随之而来不仅是中国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社会形象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主流媒体,了解到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在一定程度受到损害让人担忧,如何有效地提升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就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形象;要素;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5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20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并且民办高校也开始出现,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从1997年3174362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23317929人,在短短的13年间大学生的数量增长了6倍多。这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化为“大众教育模式”,并且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教育会普及到每一个青年。但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大众传媒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大学生形象的负面报道,比如为人们所熟知“马加爵事件”“硫酸泼熊事件”“校园直升飞机”等新闻,都让人们重新观察和评价大学生,发现在人们身边同样存在着很多“不合格”的大学生。

   一、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构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只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以及国家的未来。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目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一目的也指明了大学生社会形象的构成。

   1.道德形象

   道德形象是人最基本的形象,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道德形象是大学生形象的支柱。爱因斯坦说过“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大学生的道德形象不只是思想道德修养,还包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素养。从社会的角度看,尽管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但是大学生在我国人口中的比例还比较低,同时社会公众心理还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仍然是“人才”的代名词,社会依然要求大学生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2.知识形象

   没有道德的人是危险品,而没有知识的人是废品。知识素质是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人们都把知识看做是良好社会形象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知识形象是由专业知识、普通知识以及社会要求的一些特定知识构成的。大学是启迪人们智慧的殿堂,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很多专业以外的东西,这也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知识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中立足最根本的技能,是大学生长时间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礼仪形象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形象展现的是人的人格与品质。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礼仪形象主要是指人的仪态和礼节。其中仪态是大学生展现在公众面前最直接的形象,包括先天形象、服饰穿着和行为等。先天形象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形象;服饰穿着体现着一个群体的文化修养、审美价值等,也体现着个体的个性和爱好等;大学生的服饰穿着要符合常规、区分场合;日常动作行为是对大学生有更高的要求,社会在与大学生接触时,大学生的动作行为是长时间形成的直接体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学生需要掌握日常礼节、家庭礼节、社交礼节、公务礼节和商务礼节等,除此之外不同地区与民族的大学生还要掌握一些民俗礼节。

   4.心理形象

   心理形象是大学生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的心理支撑。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这使得80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甚至在家族的溺爱下成长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在面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时的表现,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人的生命。

   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是由良好的道德形象、良好的知识形象、良好的礼仪形象、良好的心理形象共同决定的,但是不良的社会形象只需要其中一项缺失就可以。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发展与提高。

   二、大学生社会形象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由每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共同决定的,即水桶效应。当代大学生是有一些失当的言行,极少数大学生有极端行为,我们只有找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形象。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在控制我国人口数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80后、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等倾向。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开始变得频繁,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思想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进入我国,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例如:利益至上、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享乐等倾向。

   2.高等教育不均衡

   高等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内容的不均衡。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模式已经由“精英型”转化为“大众型”,这个转变不仅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之而来的还有就业难,各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对就业本领(专业知识)的关注、投入要多于其他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明显的东部地区多于中西部,重点院校多于其他院校。教育资源分配较少的院校就会通过诸如校企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增加教师代课量的形式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

   3.大众传媒的不合理报到

   几乎所有人都会从大众传媒得到各种信息,这样大众传媒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从现在的主流媒体看,对大学生的评价体现出了两极化。但是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谈论负面的多于正面的。通过大众传媒为大众所了解关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主要有“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直升机接女友事件”“自杀式毕业照”。媒体对于某些事件的反复过度甚至是夸大的报道,使大学生在公众心理形成了暴力、冷漠等形象。这些不仅使大学生自身开始怀疑自己的形象也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且也使得大学生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受到损害。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由道德形象、知识形象、礼仪形象、心理形象构成,但是受到社会大环境、高校教育不均衡、社会媒体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断减弱,要改变这一现象,不断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社会形象,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1.大学生要认清自身社会角色

   要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受损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让大学生自身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形象意识。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与普通青年相比,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大学生只有找准在社会中的定位,才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构成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四个要素不断地完善自身。

   2.高校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作风是大学生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大学生社会形象塑造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内容,高校在形象塑造上也有着特殊的优势,高校可以依靠“两课”从思想上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观;依托高校的活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展现大学生自身形象的舞台;依靠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中检验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社会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还需要社会对大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主要传播组织,不能注重经济利益,还要用于承担媒体自身的导向责任。不能因为某些新闻能够带来关注度,就大量的报道,甚至失实的报道。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针对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功能,让社会公众了解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公众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怀着“看热闹”的心理,去看待大学生的一些不良形象,更不能歪曲事实。社会对大学生的不当言行还要有宽容的态度,给大学生的形象塑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提高大学生心理抵抗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大学是“准社会”,大学期间,大学生都离开父母在学校过集体生活,难免会遇到诸如考试失败、失恋等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事情,大学生不能因为这些挫折就一蹶不振,就怀疑自身的价值,要正确地对待这些挫折,要敢于尝试、勇于尝试。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了许多人们意料不到的灾害,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灾害,在这些灾害中大学生要有较强的处置能力。大学生要自发地学习处置方法,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帮助周围的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夏路.如何打造当代大学生的形象[J].文教资料,2005,(2).

   [2]侯丽君.对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3]何小海,张静容.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缪春萍,刘立新.大学生个体形象构成刍议[J].公关世界,2005,(10).

   [5]傅显捷.当代大学生自我形象刍议[J].涪陵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篇6】在社会形象方面

  摘要:良好的形象设计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人和商品两个角度分析了形象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形象设计第一印象经济价值

  前言

  影响一个物品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供求关系、物品的质量、物品的外观等,其中物品的外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的,人的外观形象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深刻意识到,一个符合角色定位的个人外观形象所代表的是人的完整和内涵,它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品味、性格、审美心理等,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说形象设计是现代生活艺术和形象技术的融合,是现代文明和生活态度的集中表述,它的价值体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

  一、形象设计对人的价值体现

  1、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不可貌相”,是说不要通过别人的外观形象判断别人,要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但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接触的人很多,我们不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同事、客户的内心,也无妨让每一位同时和客户了解我们的内心。那么任何人之间的依靠什么进行相互了解呢?答案是外观形象。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晕轮效应”,是指人对于他人的第一印象就决定了对这个人的主观判断,忽视对方的真实品行。这里的第一印象包括年龄、身高、性别、体态、衣着、搭配、言谈举止等。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份心理学的调查,调查指出,人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印象和信任度由三方面决定,视觉形象、语调和肢体语言、谈话内容,其重要性分别为55%、38%、7%,从某种意义上说肢体语言也是属于外观形象的一部分,所以外观形象在第一印象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外观形象决定了初次见面时他人对自己的主观判断。尤其是在在商务谈判、求职面试等短暂接触中,这种第一印象带来的感官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事情的成败,因为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对方愿意倾听你的想法,给你展示自己实力和优势的机会,这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事实。因此,能够给他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形象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1]

  莎士比亚说:“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如果一个陌生人站在你面前,体态健硕、姿态挺拔、衣着得体,那么肯定会比一个体态臃肿、弯腰驼背、衣着邋遢的人带给你的心情要好。外观形象就像一张无字的名片一样,时刻向别人介绍着自己,良好的形态能够传递给别人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2]

  2、有效推动事业的成功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形象已经不仅仅具有审美性,它还具有商品性、实用性,在已经参与工作的商务人士中更是如此,比如一位律师与客户谈论案件时,符合职业气质的打扮能够让客户一见到他,就自然产生一种“他就是一位律师,他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帮我打赢这场官司”的心理暗示。这就是外观形象在无形中帮人们增加的“成功筹码”。一个成熟的企业,对于员工的工作时的衣着和言谈举止都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员工的衣着、言行、利益等外在形象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企业的市场定位,品牌理念、企业文化等。客户通过与员工接洽,产生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因此,员工注重自己的外观形象,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推动事业上的成功。这种形象通常要与职业特色相符。不同职业有不同的形象需求,只有自身的外观形象设计与自身的职业角色相符,才能形成一致的、完整的职业形象,将职业特征与个人形象完美结合才是优秀的形象设计。

  3、表达个性和气质

  任何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就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是人的意识的自我表达。一个完美的形象设计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职业、文化修养、生活背景,还要符合人物的审美个性。审美个性通常与人的气质是相符的,气质作为一种即可与生俱来,又可后天培养的无形概念,需要以符合气质的外观形象将之外化,变成他人更易感知到的人物气质,增添人物的魅力。此外,符合人物个性的外观形象设计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轻松驾驭,更加自然。用外观形象表达个性和气质,有许多非常经典的例子,如以前的摇滚歌手猫王,以他离经叛道的发型和装束凸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使见过的人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仍然是许多青年模仿的对象,成为了猫王的形象代表。可见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风格,学会分析人物的风格特征,才能在形象设计中有的放矢,最大化地突出风格的特性和优势。[3]

  二、形象设计对商品的价值体现

  1、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形象设计除了运用在人的身上,还广泛地运用于商品的包装上。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往往在更倾向于包装更好的商品,以书籍封面为例,当封面设计符合书籍的内容,并且清新脱俗,能够表现一定的故事性内涵,就能让人在看到封面时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想知道书中到底讲了什么内容,从而促使人们购买书籍。现在商品中五花八門的明星代言广告,利用消费者对于明星的喜爱,吸引消费者关注产品,进而购买产品,达到树立品牌效应和刺激消费的目的,其实也是一种形象设计。

  结语

  成功的形象设计能够帮助人们为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推动人们在事业中取得成功,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气质。形象设计在商业中更是有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形象设计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诸多价值,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能力和产品的质量,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推动个人和企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彭茜,魏阳阳.谈戳印文化对商品品牌形象设计的价值[J].包装工程,2014,35(16):114-117.

  [2]黄娟.您的形象价值百万——浅谈形象设计在教育中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上),2012(06):133-134.

  [3]马德东,赵恺,王兴伟.浅议形象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J].山东纺织经济,2009(06):114-116.

【篇7】在社会形象方面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篇8】在社会形象方面

   众形象以及商业形象,这些都在我们不知觉的情况下引导我们进入意识和无意识的思考当中。我们每天碰到的形象涉及大众文化、广告、新闻和信息交流、商业、刑事审判和艺术等社会领域。这些形象通过各种媒体被生产和被体验,如绘画、版画制作、摄影、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数字化形象和虚拟现实。可以认为所有这些媒体――包括那些不涉及机械的或技术的生产手段――都是形象化技术。甚至绘画作品也是通过油彩、画笔和画布等“技术”生产的。我们生活在日益受到形象渗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绘画、摄影和电子形象因其意义而相互依赖。人们利用摄影和电子手段复制西方艺术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绘画作品,又通过电脑绘制手段润色、修改这些复制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关于著名绘画作品的知识并非是第一手的,而是通过书本、招贴画、贺卡、课堂幻灯和有关艺术史的特别电视节目中的复制品所获得的。所以,形象的技术是我们视觉文化经验的中心。

  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大多数来自于对他的视觉形象看法。①看是第一手的资料来源,是意识层面而并非理性的认识。视觉形象的作用是复杂并且多样的,它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反应以及看法。视觉形象包含在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和世界观等的约束下。我们每天通过看的实践来了解世界。看见是观察和认识我们周围世界的一个过程。看是积极地创造那个世界的意义。看是一种包含明确目的和方向的活动。看是一种选择行为,我们通过看来协商各种社会关系和意义。看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层面。我们参与看的诸种实践,以便达到交往、影响和被影响的目的。我们不仅运用词而且运用形象来理解、描述和规定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以及其他视觉形象。这个过程通过诸如语言和视觉媒体等再现系统进行,而这些系统自身具有如何组织的规则和惯例。

  探讨形象的意义是要认识到它们是在动态的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中被生产出来的。②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一切文化内的信仰系统。形象是一种生产和突出意识形态的重要方法。人们总是将意识形态与宣传联系起来――用虚假的再现诱骗人们相信那些可能危及他们利益的观念的未加掩饰的过程。这一意识形态观念假定了意识形态行为都出于无知。在这一特定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概念带有贬义。然而,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意识形态是我们都卷入其中的弥漫性的世俗的过程。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规定意识形态是一套广泛而不可缺少的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个体借此生活在与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中。意识形态各不相同,存在于一切文化的各个层面。我们的意识形态多种多样无所不在,它们常常用细微的、几乎看不到的形式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认为意识形态使某些价值观如个体自由、进步和家的重要性等,看上去像日常生活那样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它出现在一些广泛共享的假设中,这些假设不仅考虑事物存在的方式,而且考虑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存在应当有的方式。形象和媒体的再现是一些我们用来劝说他人坚持或反对某些观念和价值观的方式。看的实践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形象文化是繁杂矛盾的意识形态场所。形象是对美、欲望、魅力的假想以及社会价值的建构、回应。③形象对我们这些观赏者和消费者的影响,取决于它们所引发的广泛的文化意义和它们被看时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语境。它们的意义并非仅仅依赖它们形象内部的构成因素,而是在它们被“消费”、观赏和阐释时获得的。每一个形象的意义是多元的。每一次观赏都是一次创造。但是,我们对象征、符号以及它们的意义的联想并非是固定的。一些形象用已被接受的再现惯例很好地展示了变化的过程,使我们意识到符号和它们的意义之间、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几乎是任意的联系。我们通过阐释意义的线索来解码形象,无论意义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或暗示的。这些线索可能是形式因素如颜色、黑白阴影、色调、对比、构图、深度、视角和向观赏者倾诉的风格,那些看起来中立的因素如色调、颜色可以承载文化意义。我们也根据社会―历史语境阐释形象。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何时何地制造和展示形象,或者呈现形象的社会语境。所以作为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形象与广告复制的形象所承载的意义不同。我们经过训练阅读文化符码,如标志性别的、种族的、阶级的特定意义的形象的各个方面。

  我们个人的形象能够造成别人的视觉错视或者是视觉意识,这是因为你的形象就好比一个符号,而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来源于后天培养的。④一个形象的意义主要来自图像内的物体。关于自身形象的表达在画面中的表现主要也是应用图像。我们对图像的理解出自我们的知识和既定经验。我们在结构一个形象的同时也在评价它的好坏。当然我们也在乎它的社会价值,如著名人物的形象,这是不用你思考就已经得出结论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大的环境对人的文化影响。所以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受到社会、宗教、种族、语言环境、教育程度、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形象表现往往会因看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所以,个人的形象表现价值存在多样性。但又由于人的独一性,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也具有了独一标识性。

  就像符号一样,个人的形象也存在着其独一性标识性。一个人的形象同样包含着社会定义、美学定义、文化定义等等复杂的概念。在形象中辨别出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工作经常发生在对辨别过程的毫无知觉之中,看形象就是它的乐趣的一部分。我们用以阅读形象的一些信息与我们对它们在某一文化中的价值的认识相关。形象本身没有价值,它们被赋予不同的价值――金钱的和政治的――特别在社会语境中。在艺术市场上,艺术品的价值由经济和文化因素所决定。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来自社会对一件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及其审美风格的信念,也来自社会关于艺术品或艺术家的种种神话。偶像是一种形象,一种指向外在于它各个组成因素、对许多人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的形象。偶像常被认为再现普遍的概念、感情和意义。所以,在一个特殊的文化、时间、地点中生产的形象可被解释为具有普遍意义、能激起一切文化和所我们个人的形象能够造成别人的视觉错视或者是视觉意识,这是因为你的形象就好比一个符号,而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来源于后天培养的。④一个形象的意义主要来自图像内的物体。关于自身形象的表达在画面中的表现主要也是应用图像。我们对图像的理解出自我们的知识和既定经验。我们在结构一个形象的同时也在评价它的好坏。当然我们也在乎它的社会价值,如著名人物的形象,这是不用你思考就已经得出结论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大的环境对人的文化影响。所以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受到社会、宗教、种族、语言环境、教育程度、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形象表现往往会因看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所以,个人的形象表现价值存在多样性。但又由于人的独一性,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也具有了独一标识性。

  无论一个形象起什么社会作用,都是某种程度的主观选择。一个形象可以表示某些表面真实,形象的表面意义和它字面的、描述的意义相关。现实中与某些群体相关的特定意义被当成整个社会的普遍的、既定的意义。这是个人形象所具有的社会和艺术价值。

  作为普通人的形象,虽然不具备社会效应和商业价值,但是同样考证我们外在的生存状况、社会结构。作为个人的一个标识,视觉形象表现价值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比如对于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我们的第一时间想法就是这是一个穷人,或者这是一个失业者;相反,对于一个很注重穿着的人,我们会感觉他礼貌、自重、仪表堂堂。但是这些印象信息仅仅来源于看,是人们非理性的认为和受到种种制约因素后的反射,而提供这些信息的,就是个人形象。个人的一些形象也存在着复杂性,一个人的外在视觉形象可能表达他的次要性格或是表达他想要成为的那种性格,这也是一种命令行为的引导。

【篇9】在社会形象方面

  摘要我们现在周遭充满着不同的视觉形象,从个人到社会形象,这些都逐渐的改变着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大多数来自于对他的视觉形象看法。看是第一手的资料来源,是意识层面而并非理性的认识。视觉形象的作用是复杂并且多样的,它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反应以及看法。视觉形象包含在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和世界观等的约束下。我们每天碰到的形象涉及大众文化、广告、新闻和信息交流、商业、刑事审判和艺术等社会领域。这些形象通过各种媒体被生产和被体验,如绘画、版画制作、摄影、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数字化形象和虚拟现实。本文章主要描述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表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众形象以及商业形象,这些都在我们不知觉的情况下引导我们进入意识和无意识的思考当中。我们每天碰到的形象涉及大众文化、广告、新闻和信息交流、商业、刑事审判和艺术等社会领域。这些形象通过各种媒体被生产和被体验,如绘画、版画制作、摄影、电影、电视/录像、电脑数字化形象和虚拟现实。可以认为所有这些媒体――包括那些不涉及机械的或技术的生产手段――都是形象化技术。甚至绘画作品也是通过油彩、画笔和画布等“技术”生产的。我们生活在日益受到形象渗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绘画、摄影和电子形象因其意义而相互依赖。人们利用摄影和电子手段复制西方艺术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绘画作品,又通过电脑绘制手段润色、修改这些复制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关于著名绘画作品的知识并非是第一手的,而是通过书本、招贴画、贺卡、课堂幻灯和有关艺术史的特别电视节目中的复制品所获得的。所以,形象的技术是我们视觉文化经验的中心。

  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大多数来自于对他的视觉形象看法。①看是第一手的资料来源,是意识层面而并非理性的认识。视觉形象的作用是复杂并且多样的,它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反应以及看法。视觉形象包含在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和世界观等的约束下。我们每天通过看的实践来了解世界。看见是观察和认识我们周围世界的一个过程。看是积极地创造那个世界的意义。看是一种包含明确目的和方向的活动。看是一种选择行为,我们通过看来协商各种社会关系和意义。看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层面。我们参与看的诸种实践,以便达到交往、影响和被影响的目的。我们不仅运用词而且运用形象来理解、描述和规定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以及其他视觉形象。这个过程通过诸如语言和视觉媒体等再现系统进行,而这些系统自身具有如何组织的规则和惯例。

  探讨形象的意义是要认识到它们是在动态的社会权力和意识形态中被生产出来的。②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一切文化内的信仰系统。形象是一种生产和突出意识形态的重要方法。人们总是将意识形态与宣传联系起来――用虚假的再现诱骗人们相信那些可能危及他们利益的观念的未加掩饰的过程。这一意识形态观念假定了意识形态行为都出于无知。在这一特定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概念带有贬义。然而,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意识形态是我们都卷入其中的弥漫性的世俗的过程。为了我们的目的,我们规定意识形态是一套广泛而不可缺少的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个体借此生活在与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中。意识形态各不相同,存在于一切文化的各个层面。我们的意识形态多种多样无所不在,它们常常用细微的、几乎看不到的形式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认为意识形态使某些价值观如个体自由、进步和家的重要性等,看上去像日常生活那样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它出现在一些广泛共享的假设中,这些假设不仅考虑事物存在的方式,而且考虑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存在应当有的方式。形象和媒体的再现是一些我们用来劝说他人坚持或反对某些观念和价值观的方式。看的实践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形象文化是繁杂矛盾的意识形态场所。形象是对美、欲望、魅力的假想以及社会价值的建构、回应。③形象对我们这些观赏者和消费者的影响,取决于它们所引发的广泛的文化意义和它们被看时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语境。它们的意义并非仅仅依赖它们形象内部的构成因素,而是在它们被“消费”、观赏和阐释时获得的。每一个形象的意义是多元的。每一次观赏都是一次创造。但是,我们对象征、符号以及它们的意义的联想并非是固定的。一些形象用已被接受的再现惯例很好地展示了变化的过程,使我们意识到符号和它们的意义之间、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几乎是任意的联系。我们通过阐释意义的线索来解码形象,无论意义是有意的或无意的或暗示的。这些线索可能是形式因素如颜色、黑白阴影、色调、对比、构图、深度、视角和向观赏者倾诉的风格,那些看起来中立的因素如色调、颜色可以承载文化意义。我们也根据社会―历史语境阐释形象。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何时何地制造和展示形象,或者呈现形象的社会语境。所以作为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形象与广告复制的形象所承载的意义不同。我们经过训练阅读文化符码,如标志性别的、种族的、阶级的特定意义的形象的各个方面。

  我们个人的形象能够造成别人的视觉错视或者是视觉意识,这是因为你的形象就好比一个符号,而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来源于后天培养的。④一个形象的意义主要来自图像内的物体。关于自身形象的表达在画面中的表现主要也是应用图像。我们对图像的理解出自我们的知识和既定经验。我们在结构一个形象的同时也在评价它的好坏。当然我们也在乎它的社会价值,如著名人物的形象,这是不用你思考就已经得出结论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大的环境对人的文化影响。所以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受到社会、宗教、种族、语言环境、教育程度、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形象表现往往会因看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所以,个人的形象表现价值存在多样性。但又由于人的独一性,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也具有了独一标识性。

  就像符号一样,个人的形象也存在着其独一性标识性。一个人的形象同样包含着社会定义、美学定义、文化定义等等复杂的概念。在形象中辨别出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工作经常发生在对辨别过程的毫无知觉之中,看形象就是它的乐趣的一部分。我们用以阅读形象的一些信息与我们对它们在某一文化中的价值的认识相关。形象本身没有价值,它们被赋予不同的价值――金钱的和政治的――特别在社会语境中。在艺术市场上,艺术品的价值由经济和文化因素所决定。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来自社会对一件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及其审美风格的信念,也来自社会关于艺术品或艺术家的种种神话。偶像是一种形象,一种指向外在于它各个组成因素、对许多人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的形象。偶像常被认为再现普遍的概念、感情和意义。所以,在一个特殊的文化、时间、地点中生产的形象可被解释为具有普遍意义、能激起一切文化和所我们个人的形象能够造成别人的视觉错视或者是视觉意识,这是因为你的形象就好比一个符号,而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是来源于后天培养的。④一个形象的意义主要来自图像内的物体。关于自身形象的表达在画面中的表现主要也是应用图像。我们对图像的理解出自我们的知识和既定经验。我们在结构一个形象的同时也在评价它的好坏。当然我们也在乎它的社会价值,如著名人物的形象,这是不用你思考就已经得出结论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大的环境对人的文化影响。所以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受到社会、宗教、种族、语言环境、教育程度、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形象表现往往会因看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所以,个人的形象表现价值存在多样性。但又由于人的独一性,个人形象的表现价值也具有了独一标识性。

  无论一个形象起什么社会作用,都是某种程度的主观选择。一个形象可以表示某些表面真实,形象的表面意义和它字面的、描述的意义相关。现实中与某些群体相关的特定意义被当成整个社会的普遍的、既定的意义。这是个人形象所具有的社会和艺术价值。

  作为普通人的形象,虽然不具备社会效应和商业价值,但是同样考证我们外在的生存状况、社会结构。作为个人的一个标识,视觉形象表现价值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比如对于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我们的第一时间想法就是这是一个穷人,或者这是一个失业者;相反,对于一个很注重穿着的人,我们会感觉他礼貌、自重、仪表堂堂。但是这些印象信息仅仅来源于看,是人们非理性的认为和受到种种制约因素后的反射,而提供这些信息的,就是个人形象。个人的一些形象也存在着复杂性,一个人的外在视觉形象可能表达他的次要性格或是表达他想要成为的那种性格,这也是一种命令行为的引导。

  注释

  ①赵宪章.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②达德利・安德鲁.主要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③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在社会形象方面

  在本次实践中,本人在XX超市担任促销员。实践中,我不仅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从这个简单的工作中学习了如何与人沟通的技能,在超市领导和同事的耐心帮助下,也让我看到社会服务工作者们用热情和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美好的购物环境,从他们身上,我意识到培养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经过本次实践,我总结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将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一个月的暑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还有我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整日待在学校中的我,尝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这种真切的体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使我明白: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够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社会和学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社会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学校就是平静的湖泊,我们习惯了平静,安稳的学习生活,却忘却生命中的挑战与机遇,美好的未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适者生存,不进则退,生命如逆水行舟,我们要做生活的勇士,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益颇丰,我相信,无论将来面临多大的困难我都能迎刃而解!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我有较强的责任感及团队意识,在以往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性格开朗,亲和力强,负责,能吃苦的表现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能接受新的挑战了解更多的知识。

  本人学习能力好,环境适应力强,有较好的素描造型和色彩控制力,对于绘画,因为喜爱所以倾注我所有热情。期望能得到贵公司赏识,若有幸能加入贵司大团体,本人必不负所望努力学习,为我司设计出更细腻更优质的游戏原画,为公司未来发展进献绵薄之力!

  本人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积极、热忱,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当中。思想上进,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事认真、有责任心、有耐心。决定要做的一定把它做好。性格方面,乐观、开朗,有毅力,能吃苦耐劳,有钻研能力,能不断地学习和上进,并能够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随时跟上行业的发展。适应能力强,喜欢接触新生事物,具有亲和力,遇有不懂的能够虚心请教。

本文来源:http://www.rubber-label.com/dt/39826/

为您推荐

党团建设中心工作设想【3篇】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2023-12-15 15:32:22  

退伍军人入党自传(通用11篇)

退役军人,指退出现役的军人(转业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等)。2016年12月报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5700万军队人员退出现役,并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递增。

2023-11-16 20:40:18  

党小组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意见范文十六篇

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小组对

2023-11-16 19:40:18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记录范文七篇

记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lù,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记录

2023-11-16 19:32:18  

2023年党支部年度工作要点范文(精选3篇)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党支部年度工作要点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篇: 2023年党支部年度

2023-11-16 19: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