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

更新时间:2022-09-03 来源:政治反思 点击:

【www.rubber-label.com--政治反思】

高中三年级政治学科在文科综合中占有较大的权重和较高的分数,需要我们充分重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政治教学反思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篇一】政治教学反思

  一、吃透考纲,做到知己知彼

  作为高三的教师,吃透考纲是第一关,既要明确考试范围,弄清所考查的知识点,理解命题形式,同时要把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对照考试说明逐题分析,抓住高考中常考的主干知识,分析高考试题改变的背后是否改变了根本性内容。在复习过程中,每进行一章节前,教师都应与学生共同学习考纲,让学生知晓该章节应识记什么、注重什么等。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一个考点编写填空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在上新课前进行5分钟默写,这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强化集体备课,实现教学的优质化和个性化

  集体教研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是有目共睹的,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既可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可以集思广益。通常集体备课的目的是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测试题目和统一教材处理方式,这对教学的整体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教学上的高度统一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效果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很多知识习题对于普通班来说是很难消化的,而对于重点班来说则又可能过于简单。长期下去,普通班的基础知识没有巩固好,能力也就提不上去。所以,我认为集体备课应注意: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放开,方向上把握、方法上放开,内容上把握、形式上放开,基础上把握、优化上放开,实现教学的优质化和个性化。

  三、注重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做到成竹在胸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作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内容;“渔”作为掌握知识的技能,不仅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新高考所考查的侧重点,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等。高三课堂模式通常是一个知识点一套练习题,一个重要知识点一道主观题,再辅之以时政热点,即讲练结合。但这种做法到了二轮复习时,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感受:书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打开书感觉没有什么是不熟悉的,一合上书又说不出来书上写的是什么。教师若让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提问,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问的,可是一到考试连老师讲过的原题都有可能不会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整地把握知识体系,许多需要在大脑中立即再现的知识还停留在简单的认知阶段。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教师除着重于知识梳理和重点知识的讲解外,还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制知识图表,让学生对知识达到“烂熟于心”,相信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精练精析,提高考试技能,领悟答题技巧

  高三政治复习离不开大量的试题训练,这既可以巩固知识,又能训练答题技巧,还能培养学生进入应试状态。因此,高三复习考试最多,起先是月月考,后来是周周考,到三轮复习时几乎是每日一练。其实对政治学科的复习来讲,题海战术是有害的,应有所选择,题量适度,做到精练精析。学生手头的教辅资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有效使用,不然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而忽视做题技巧和方法。通常教师在评讲试卷时,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一些常规题型的做题方法。笔者认为这样还不够,教师评讲除了帮助学生提高做题能力和审题能力外,还应让学生懂得命题意图和所要考查的能力,要让其在分析试题中明确自己哪方面需要加强,不至于让学生认为知道答案就完事儿了,从而防止学生思维疲劳。

  五、开拓思维,以良好状态迎战新高考

  近年来,政治试题以社会现实问题立意,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时代性特征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通常高三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都能给学生讲解当前的热点问题,虽然学生对热点是熟悉的,但对其衍生出的相关问题却还是不会。究其原因是学生只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培养自己的时政敏感度。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和对社会热点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教师也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各个时政热点能全面地捕捉而非孤立对待。师生要共同分析各类试题对时政材料的选择、设问的要求和角度,进而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组织答案。如由巴以冲突联系到民族问题,由反恐问题联想到贫富差距问题,由地震联想到弘扬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等。这样既让学生通晓了时政热点,更能让学生提高对时政的分析能力,如此举一反三,多总结、把握规律,学生才能熟能生巧,以良好的状态应对新高考。

  当然,高三复习不仅是一个记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师生只有抓住高考复习的每个环节,不断调整心态,才能在高考中取胜。

【篇二】政治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担负着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任务。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关系到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背景下,本人对高中政治教学反思如下。

   一、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给予鼓励,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设计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文化、心理、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的学生。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我们既要掌握丰富的政治学专业知识,还要深刻地把握政治学科特点和学术前沿动态,更多地了解国内外新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学智慧和提高教学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全面发展。才能胜任思想政治课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之大任,才能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使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政治的乐趣,能够在乐趣中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和才干。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趣将被调动,学生既会有笑声也会有很大的收获。适时组织课堂讨论,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也喜欢听故事,教师在课堂上应引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结合时事和故事演讲、时政知识抢答竞赛等形式讲政治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其学习的效果不一样。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基础有差别外,学习方法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去预习,多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自己的认知网络体系。要让学生掌握典型例题的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可以更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要了解和探讨生活中的时事问题,让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使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反思教学

   教学过程中,按照进程的安排,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在课前的阶段,反思在政治教学方法中具有前瞻性,能使得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有的放矢的方法,切实达到教学目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课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控制性,不但可以保证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课后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总结性和批判性,能促进教学经验的升华。课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绝大部分经验的积累获得都是靠课后的反思积累起来的。课后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的心得,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革新与创新等等,及时将反思的内容总结下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逐步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次艺术表演的过程,当然也会有不足之处,所以及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推进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能够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总之,新课程的教材内容比较新、图文并茂、信息量比较大,需要扩展和链接的知识很多,单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需要,难以解决和突破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政治课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需要。

【篇三】政治教学反思

  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这个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3)班的思想品德教学。从总体上看,我认真执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同时在教导处教研组的领导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在继续推进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工作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出满勤,干满点。以学校工作为重,以教学工作为大局,正确处理教学与家务,教学与业务进修之间的关系。家务事尽量用节假日、星期天去完成,做到小事不请假,大事少请假,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现象。如有特殊任务需要加班完成,毫不含糊,愉快接受,按时保质保量、创造性完成。

  工作不等不靠,主动创造性完成。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班级、学生管理更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依德治校的管理理念。

  二、作为科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

  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位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在教学工作和教研教改方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较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能积极探究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本期在扎实搞好常规教学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均得到了提高。结合九年级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新课程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感性材料理性化,书本知识生活化、语言表达多样化,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多角度化。并能及时总结实践经验。

  三、把握时代脉搏,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思想品德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思想品德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使我认识到时事政治教育可以相互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思想品德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如我在讲述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四、深钻教材、认真备课。

  本学期,我在仔细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期教学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使教学有章可循。课前注重研究和吃透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多方面搜集社会化、生活化的各类相关资料,既备教案,又备学案,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和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备课目标的确立上,在自学内容和当堂训练内容的安排上,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分高、中、低三个层次,使教学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每节课的教育效果狠下功夫。

  其次,本人积极贯彻照教育局关于教师备课的规范要求,与本组教师一道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经验共享,经常性上公开课和示范课,并深入课堂听其他老师的课,每节课上完后都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和总结,从中吸取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五、认真上课。

  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我认为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的话,积极参入讨论活动合作学习,课后温习巩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堂课都争取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勤动脑,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通过每位同学的努力来活跃课堂气氛,共同提高班级的成绩。

  六、适当布置作业。

  上课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课后落实是学生巩固知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作业又是巩固知识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每节课后,我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布置相当的作业,并要求及时上交,及时批改,然后及时发现并订正学生的错误。

  七、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本学期,我主要通过每次的测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辅导;重点关注优生(前20名)和差生思想转化。

  八、不足之处还需改正。

  本学期,我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

  (1)在自身的再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还有待提高。

  (2)总的来说对学生的耐心有所改善,但对后进生有时还是缺乏耐心。

  (3)学生的练习的检查工作抓得不实,不到位。所有这些不足,都还有待于自己去努力。

  我相信,只要自己有决心,一定可以将自己这些不足改掉。我会不断努力,并虚心接受领导和同科老师的意见,多进入其它教师课堂观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争取在中考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四】政治教学反思

  一、政治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上一堂精彩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我感觉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第一种素质。所以,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必须每天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掌握良好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以往上复习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复习中应注意把握好“六要”。

  第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我认为也是值得的!我会想办法用很形象的比喻或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直到他们恍然大悟,心神领会!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第六、要讲出知识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三、在试卷上了解学生水平,和学生沟通

  我每星期都会以考试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一套试卷,然后收上来批改,我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批上一些文字,告诉他(她)要注意的问题;回答得好的或是有进步的,我会加以鼓励。我觉得这样做效果很好,学生把老师对他(她)的这种指导当作是一种浓浓的爱,心里很是感激,一般上次犯过的错误下次都会牢记在心不会再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有条理,我能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时,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亲密了很多!

  四、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除了要钻研教材,学习理论外,还要增强对重大时政的敏感性,并养成及时反馈和及时积累的习惯。还要更多地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要把学生的需求当作一个市场,研究其需求信息,根据这种需求设计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觉得有一个习惯很好,那就是——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很多老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很庆幸我意识到了,我觉得它对我们老师来说是一种财富,我会把这个良好的习惯维持下去,直到走完教学生涯!

【篇五】政治教学反思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众多一线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围绕学科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和教师也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式变革,其中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诸多教师的青睞。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议题式教学更适用于政治这类文科课程。因此,文章围绕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学科的运用这一主题,探讨了议题式教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高效有序地推进议题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议题教学教学策略

   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彰显素质教育的本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议题式教学,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力求构建一种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经历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活动型课程的实施必然有赖于教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议题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其背后隐藏的政治理论、提高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议题式教学首先要遵循生活化的原则,这主要是源于活动型课程构建中所提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要求。教师在议题设计前要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经验经历,做好议题规划设计方向,在按照选定的方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围绕案例,设定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案例情境中去探究与思索。

   其次,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教师实施的议题式教学要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不是学生无目的性的讨论。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议题设计及课堂引导方面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设计的议题要有思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对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所提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学生也就不用深入地思考与讨论。而议题式教学要做的是转变这种教学模式,以思辨性的议题引导学生去多角度地深入探寻现象的本质,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二是设计的议题要具有层次性。议题式教学的形式一般是围绕中心议题设计几个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中心议题与其他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使整个议题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既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又能体现议题教学的层次性。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不断延展思维轨迹,感悟学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最后,思行合一原则。议题式教学的思行合一原则,强调知行统一,具体来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行促议,在高中政治课堂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情境关联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构建起课本知识与议题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分析议题背后暗含的原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二是以议达思。学生在特定的议题讨论过程中,实现了对议题的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以及最终答案的总结概括,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论述能力以及问题决断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为主”的理念。以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开展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并在实际教学中遵循生活化、科学性、思行合一的原则,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议题

   从政治新课标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要求来看,议题的选择要围绕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素养,而在具体的议题设计中则要综合考量以下四个因素。一是要贴近现实,最好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不仅快速理解议题并能就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要有理有据。议题要与政治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选材中切忌本末倒置,当然教师也可以立足教材内容整合设计议题。三是要有思维价值。议题既要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也要符合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对议题的设计中,教师应注意对问题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四是有价值观的引领意义。议题要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总之,议题的设计是一项考验高中政治教师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理论学习以及教学实践探索找寻适合高中生的议题。

   (二)深化学生合作探究,增强实践体验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一味地重视知识的灌输过程是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善于借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知识实践应用体验。为此,教师在确定好议题后,不要急于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要指导学生间开展互相合作,深度思考议题内容,并融入社会生活,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考察参观等方式,把议题所需的多方面社会信息收集、整合并提取出来,最终形成议题的简要报告。这样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过程让学生融入社会中,观察、分析并探究到议题所要向学生传达的深意。

   (三)注重学生展示交流,以共享促发展

   在引导学生完成社会探究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展示以供学生进行汇报和交流。就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而言,这一环节是最为重要且最为关键的。当然,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展示,尤其是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书写总结报告或者学习心得等,然后教师将自己批阅和修缮的学生报告或心得复印给学生传阅。

【篇六】政治教学反思

  1.要从“细”处操作教材,扎扎实实讲清每一知识点

  高中政治理论内容多,体系庞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时政等国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考试题具有基础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必须认真细致地讲清每一知识点,即便是看来很常见,似乎已经清楚了的概念、观点都不应轻易放过。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抱有任何猜题押题的侥幸心里,对认为不重要的知识轻描淡写或大胆舍去,其结果必然既破坏了知识的整体联系,又往往会造成“猜而不中,押而不准”的反向结果。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讲清那些常见的术语,如“统治地位”、“决定作用”、“影响作用”、“主导作用”、“本质”、“现象”、“原因”、“结果”、“表明”、“体现”等等。如在讲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要让学生搞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是由各个企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是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波动得到确定和实现的,而不能把此句话中的“决定”与“确定”两术语搞混。由此可见,教师只能把课讲细,才能使学生做到“壶壶都开,愿提哪壶提哪壶”。这是提高学生各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所必需的基础。

  2.要从“透”处讲授教材。强化知识的准确含义

  “细”和“透”是不可分的,教材上的每一概念和原理都有着严密的科学性,只有在准确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知道它的科学性是什么?为什么科学?离开了准确性就谈不上科学性,更谈不上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高考试题中,选择题的迷惑性越来越大,使难度值不断增加,对知识的准确把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考生在不定向选择题上丢分太多,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只是停留在对“条条”的简单记忆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强化理论的准确理解,把知识讲清讲透是提高考生答题正确率和准确率的关键。学生也只有透彻理解了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考试中当遇到新情景新命题时仍能得心应手,而不至于束手无策。

  3.要从“高”处驾驭教材,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本身有着较严密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但由于知识点多,其关系复杂,再加上教学过程中授课时间存在间隔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容易把所学到的内容看成机械的知识拼盘,这是和高考试题强调综合性,强调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要求相悖的,从高考试题中不难看出,不论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特别突出了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而学生想答好这些题非得彻底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可。这就要求教师要从“高”处驾驭教材,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结构,运用教材内部的逻辑性和结构性,来强化知识联系,又要打破教材上的局限性,强化相关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达到系统化、立体化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把孤立的知识放在一定的网络中,通过对比、定位来增强对知识的准确记忆与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使学生能从整体联系上掌握知识,增强知识的整体效应,提高运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强化“课际间”的联系,使每课间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强化“节际间、框际间”的联系。一般地说节际问或框际间的联系比较明显,但并不一定容易理解,也需要教师经常强调和透彻分析。三是强化“专题知识”的联系。就是要打破教材的局限,把知识用“专题”系列起来,它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某一专门性的问题,达到专题化、立体化的目的。这样,通过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从“活”处活化教材,强化知识与实际的结合

  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尽管教材中运用很多实例进行了说明,但往往由于做例证的材料已比较过时,其说服力明显下降,更因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背“条条”而是为了应用,再加上高考试题灵活多样,取材新颖的特点,所以教师更不能只讲理论而不联系实际,教师要多联系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和身边的问题,力求把枯燥概念生动化,抽象原理通俗化,防止单纯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上复习课也同样要联系大量的新教材、新热点或成语、典故、身边的故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课上“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各种能力。

  5.从“热”处处理教材,强化教材重点和现实热点的结合

  复习的重点要和国内外的热点相结合,和改革开放的现实相结合,和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是政治课教学的特有属性,又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要求。众所周知,教材的重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的交叉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从最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很多试题都与热点有关,众多的热点问题又基本上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反映在高考试题中。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必须把教材重点和现实热点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复习重点知识时要联系热点问题,如:在复习到通货膨胀时,要联系近年来的保增长、控通膨的调控政策;在复习到价值规律时,要联系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转变以及资源配置,控制物价等问题。另一方面,在进行热点专题复习时,又必须结合教材中重要知识点。在复习市场经济的弱点缺陷,要联系三鹿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再复习宏观调控。这样,才能使教材重点与现实热点达到具体的、现实的统一。

本文来源:http://www.rubber-label.com/ja/132039/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品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