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有关思考

更新时间:2022-03-10 来源:党团建设 点击:

【www.rubber-label.com--党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这一重要治水方针,水利部近期组织水利系统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全力推动水利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有关思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有关思考

  一、“节水优先”的内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十六字”治水方针是四个层面的有机结合。“节水优先”与“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且内在存在严密的逻辑联系。“节水优先”是要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优先”,不是简单减少用水,而是要建立科学的节水标准、定额指标体系和完备的节水评价制度,使节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条件。

  “节水优先”首先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及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完备的节水标准、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其后再在水法律、水制度指导下,政府及市场协同参与,通过统筹规划与系统治理,达到空间协调发展的节约用水。“节水优先”要指导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开发利用,为“水环境优美、水生态健康、人水和谐及良性发展”提供支撑,努力打造节水型社会。

  践行“节水优先”,不仅仅是实施“节水”,更重要的是践行“优先”。在今后节水工作中,落实节水,并践行节水的“优先”地位才是关键。

  二、我省节水工作的现状

  1、水资源情况

  福建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雨丰沛,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衡,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特点:

  一是水资源总体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全省水资源总量1180亿m3,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内陆闽西北南平、三明、龙岩市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56.5%,而沿海闽东南厦门、漳州、泉州市仅占19.5%。

  二是河流密集,但以中小型河流为主,且流短坡陡,不利于水资源开发利用。

  全省多为流短坡陡的山区性中小河流,不利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且因缺乏调节性能好的水库,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据统计全省多年降水总量有2023亿m3,真正能蓄住的却不到10%。

  三是水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

  全省水资源呈现北多南少的明显差异,闽西北地区经济落后,但水资源较为丰富;而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水资源却贫乏。闽西北三市与闽东南三市水资源量分别占全省56.5%、19.5%,而人口分别占全省20.3%、39.8%,GDP分别占全省18.5%、43.4%,倒挂明显;这种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的状况,已成为制约福建省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一  福建省水资源情况表

  项目

  行政区

  全省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水资源量

  亿m³

  102

  12.6

  35.1

  96.8

  121

  184

  213

  270

  146

  1180

  占比%

  8.6

  1.1

  3.0

  8.2

  10.3

  15.6

  18.1

  22.9

  12.4

  100

  人口-万人

  750

  386

  287

  851

  500

  261

  253

  264

  287

  3839

  占比%

  19.5

  10.1

  7.5

  22.2

  13.0

  6.8

  6.6

  6.9

  7.5

  100

  GDP-亿元

  5618

  3466

  1656

  6138

  2767

  1738

  1713

  1339

  1487

  25980

  占比%

  21.7

  13.4

  6.4

  23.7

  10.7

  6.7

  6.6

  5.2

  5.7

  100

  人均水资

  源量-m³

  1360

  326

  1223

  1137

  2420

  7050

  8419

  10227

  5087

  3074

  与全省

  倍比

  0.44

  0.11

  0.40

  0.37

  0.79

  2.29

  2.74

  3.33

  1.66

  /

  2、用水概况

  (1)用水总量及结构

  全省用水总量为201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93.3亿m3,工业用水量72.5亿m3,城镇公共用水量11.8亿m3,居民生活用水量20.4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3.3亿m。

  近5年福建省年均用水总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6.5%。其中:木兰溪、晋江、洛阳江、漳江等流域现状用水量已基本接近其可利用量,闽江、九龙江与汀江流域现状用水量不到其可开发利用量的50%,尚有较大的利用空间。

  从用水区域上看,用水量最大的是闽西北山区片,占全省总用水量的37.8%;闽西南沿海片和闽东北沿海片用水量相当,分别占全省总用水量的31.3%和30.9%。

  从用水组成上看,沿海的工业用水较多,占比分别为38.4%和36.5%,其次为农田灌溉用水,占比分别为35.5%和34.4%;山区的农田灌溉用水较多,占比为54.3%,其次为工业用水,占比为33.6%。各区用水结构基本与全省经济发展布局现状一致,全省电子、化工、机械制造业等工业产业密集分布在福州、泉州等沿海城市;此外,福州、厦门、泉州等市生活用水量较大,与全省人口分布趋势一致。

  (2)用水水平及效率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524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617m3,万元GDP用水量78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6m3。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163L/d,公共用水134L/d,农村居民118L/d。

  闽西北三市水资源丰富,但城镇化集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综合用水量高于沿海区域;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总体呈沿海区域低、内陆山区高的特点。

  内陆山区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不少工业企业直接从河道内取水,用水方式粗放、节水意识淡薄。内陆山区的用水高于沿海区域的用水。

  表二  福建省2015年用水水平情况

  分区名称

  福州

  厦门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龙岩

  宁德

  平潭

  全省

  人均综合

  -m3

  488

  179

  396

  1008

  395

  449

  1044

  881

  559

  76

  524

  万元GDP

  -m3

  64

  20

  69

  149

  55

  81

  207

  132

  109

  17

  78

  万元工业

  增加值-m3

  78

  12

  44

  103

  53

  50

  195

  109

  73

  28

  66

  农田灌溉

  亩均-m3

  679

  601

  664

  606

  548

  666

  625

  651

  532

  193

  617

  城镇人均

  公共-L/d·p

  143

  146

  152

  153

  106

  134

  141

  140

  135

  101

  134

  城镇人均

  生活-L/d·p

  164

  138

  172

  183

  168

  143

  183

  174

  175

  130

  163

  农村人均

  生活-L/d·p

  107

  135

  110

  139

  116

  121

  120

  131

  115

  74

  118

  (3)用水效率与全国水平比较

  我省用水效率虽逐年提高,人均水资源量较丰富,但仍然存在用水方式较为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江苏、湖南、湖北相当,高于浙江、广东,低于广西;万元GDP用水量高于浙江、江苏、广东,低于广西、湖南、湖北,工业用水效率较低;居民生活用水水平居中等水平;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居中。厦门市用水水平与深圳市相当,均位于全国前列;但福州市用水效率与杭州市、南京市等相比仍有差距。

  省内各地市用水效率差异显著,三明、南平、龙岩等水资源丰富地区,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三  福建省与周边兄弟省份用水指标对比情况表

  指标

  单位

  全国

  福建

  浙江

  江苏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人均水资源量

  m3

  2034

  3075

  1734

  489

  1663

  3949

  2490

  1771

  人均综合用水

  m3

  445

  524

  336

  577

  411

  624

  487

  515

  万元GDP用水

  m3

  90

  78

  45

  66

  61

  178

  114

  10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

  m3

  58

  66

  30

  17

  37

  88

  81

  81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

  L/d

  217

  297

  275

  221

  299

  335

  246

  407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

  L/d

  82

  118

  117

  98

  136

  131

  92

  72

  农田灌溉亩均综合用水

  m3

  394

  617

  434

  402

  753

  873

  537

  430

  表四      福州、厦门与周边兄弟城市用水指标对比情况表

  指标

  单位

  福州

  厦门

  武汉

  长沙

  杭州

  南京

  广州

  深圳

  人均综合用水

  m3

  488

  179

  358

  503

  386

  489

  498

  180

  万元GDP用水

  m3

  64

  20

  35

  44

  35

  41

  37

  11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

  m3

  78

  12

  40

  34

  34

  13

  73

  8

  城镇人均生活用水

  L/d

  307

  284

  369

  320

  531

  387

  365

  305

  农村人均生活用水

  L/d

  107

  135

  91

  96

  141

  191

  171

  /

  农灌亩均综合用水

  m3

  679

  601

  408

  582

  422

  486

  728

  587

  根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福建省的行业用水标准,引导节约用水、控制用水,提出了福建省2015年、2020年及2030年全省用水总量分别为215亿m3、223亿m3、233亿m3,2015年较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下降35%、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分别为81%、86%、95%。福建省随即开展“三条红线”向各地市分解工作,细化各项具体指标与奖惩办法,使考核办法更具操作性与适应福建省情;并指导各地市继续向县级县市区分解。

  从具体成效来看,自2000年以来的15年期间,全省用水效率逐年提高,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亩均综合用水量等用水指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城镇、农村居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略有上升。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从2000年的440m3下降到2015年的78m3,年均减少12.2%;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00年的328m3,下降到2015年的66m3,年均减少11.3%;全省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由2000年的859m3下降到2015年的617m3,年均减少2.2%,农田灌溉水系用系数0.56。可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用水管理和节水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15年全省总用水量201亿m3,2015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49.3%,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6,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务院“三条红线”考核办法的要求,说明福建省初步建立的节水指标体系与评价制度已初见成效。

  3、水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

  一是沿海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闽东南沿海水资源较为贫乏,加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提高,用水量增加随之带来废污水排放量增加,特别是水资源紧缺地区和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水环境恶化问题尤为明显。

  三是节约用水工作亟待加强。

  首先是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全省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45左右,节水灌溉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其次工业用水定额偏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平较低,特别是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工业节用尚有比较大潜力;

  四是城市综合用水量上升趋势明显,但用水弹性系数下降不明显,城市节水工作也需开展。

  五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存在水工程体系不够健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多头管水,用水难以统筹协调等问题。

  4、“节水优先”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社会财富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水问题更加凸现,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更加明显。

  沿海的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市,人口及经济总量大,用水量大,且未来仍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城市用水量势必仍将进一步增加。这些沿海区域现状用水量业已十分紧缺的形势下,解决未来持续增加需水缺口,开源与节流是唯一的途径。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用水总量不大,且水环境问题不甚突出的历史时期,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首先考虑开源增加水资源供给。

  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用水总量较大,且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必须优先考虑节水;否则无节制增加水资源供给,首先是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无法支撑,其次是造成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因此,“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是开拓思路、解决我省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节水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全社会对“节水优先”丰富内涵的理解不充分。

  全民能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但对节水的优先地位认识明显不足;对节水行为或措施必须无条件“优先”落实或实施方面更是不到位。

  比如目前对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水资源丰富就多用,不加限制的用;如不足的话,就兴建水源增加水资源供给,“节水优先”的意识薄弱。

  节水宣传与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佳,浪费水现象还十分普遍,提高全民主动节水意识尚有很长路要走。

  2、节水标准不科学、定额指标体系不健全与节水评价制度不完善。

  缺乏对全省各行业用水及节水执行情况的全面掌握,对节水工作的管理也缺乏系统方法及总体规划。

  缺乏科学完善的节水标准与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就无法准确指导节水行为、评判节水落实情况,节水与否就没有依据;也无法让节水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配置和调度的前提条件。

  3、工程体系不完善,用水方式粗放、节水技术落后。

  农田灌溉作为最大用水户,但由于灌溉用水效益不佳,长期以来,灌溉工程缺乏基本维护,灌溉体系不完整、且灌溉设施损毁严重;农业灌溉中漫灌现象仍较普遍,农灌用水粗放、落后;即使大中型灌区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利用与高效灌溉比例仍偏低。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较低,节水技术及设施使用比例低。供水管网仍不够发达,互联互通程度有待提高,管网渗漏仍较为严重,用水设施“滴、跑、漏”现象十分普遍。

  4、对市场及经济手段在促进节约用水的使用不足。

  水权交易制度与水资源价格体系不够完善,难以对合理利用及促进水资源向高效利用流动与保护水资源起到实质性作用。

  目前执行的用水价格还较低,严重背离了它的价值。这不利于提高居民的水资源保护与节约用水意识,也不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水权交易市场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引导水资源向节水、高效领域配置,以达到建立循环经济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要求。

  水资源补偿及核算机制不够健全。在出台水资源费征收基础上,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即可体现国家所有权益,又能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

  5、节水及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相对较弱,监管不力。

  目前有关节水及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无法形成一个以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为中心,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实施全过程动态调控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节水管理尚没有强有力执行与监督部门,节水用水落实且缺乏监管,难以做到科学管水,无法形成长效的监督管理。

  目前对建设项目取用水主要依靠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但重审批、轻监管。

  节水及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对水资源的科学研究、调查评价和综合规划等基础工作够充分重视。

  四、“节水优先”工作思路探讨

  以“节水优先”方针为指导,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要求,立足本省情况,牢固树立节水优先的思想意识。建立“思想引领节水、政府主导节水、市场主体节水、科技助推节水、行业强化节水、工程建设节水”等“六位一体”的节水工作体系。

  1、树立节水优先思想认识

  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牢固树立“节水优先”的理念。

  利用教育资源和新闻媒体,普及节水知识,持久开展全民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发挥民间组织与志愿者作用,强化公众参与,及时发布水资源管理政策。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增强居民节水意识。

  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等各种方式宣传节约用水理念。

  利用河长制,让更多部门及全体居民参与到管理水、监督水、保护水的行为中去,提高全体居民水忧患意识。

  2、政府主导节水

  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符合福建省省情的节水政策法规,修订全省性节水、用水的战略规划。从省级层面完善顶层设计,为全省水利、特别是节水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与指导依据,全方位指导全省节水工作。同时,各地市要根据各自实际,编制节水规划方案。

  我省积极审议修订地方性节水条例,鼓励开展节水技术研究,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保障供水安全,促进节约用水;同时扶持节水产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将“节水优先”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研究出台《福建省节约用水条例》,严格执行《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控制能耗指标、降低能源及用水需求。

  二是制定完善节水标准体系。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和服务行业的用水定额体系,区域和行业节水评价、主要用水产品水效评价以及节水基础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指标科学、动态更新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为节水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和支撑。

  三是加强管理机构、理顺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办公室的职责,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节水工作中牵头协调作用。

  设立更高层次的节水委员会,协调跨部门的节水职能和事务,决策节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是依法依规强化节水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加快制定我省的节水规划,并加强节水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根据水利部的相关工作要求,抓紧制定省级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协调指导有关部门提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具体方案。

  五是推行节水评价和节水管理创新。加快探索建立节水评价机制,编制节水评价技术要求,全面开展节水评价工作。制定节水型社会的评价标准,制定节水型单位认证标准,开展节水型单位试点建设。开展并做好水效标识、水效领跑者等节水管理创新工作。

  六是加快水量分配工作。根据水利部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我省跨设区市河流的水量分配工作,建议启动我省五江两溪主要河流的水量分配工作,将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流域和河流断面。

  七是设立节水专项基金。设立省级节水专项基金,用于各类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政策奖励、补贴,节水创新技术研发及上游河流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转移支付等

  3、市场主体节水

  一是完善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尽快开展水利供水工程全成本核算工作,建立价格定期调整机制。全面推行自来水阶梯水价,用阶梯水价限制或引导控制高用水行为。用价格机制促进用水户自觉节水,加快制定工业废污水排放计量和收费制度。

  二是探索水权交易。以水权初始分配为基础,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发挥水权交易所的功能,是使水权成为一项具有市场价值的流动性资源,透过市场机制,诱使用水效率低的水权人考虑用水的机会成本而节约用水,并把部分水权转让给用水边际效益大的用水人,使新增或潜在用水人有机会取得所需水资源,从而达到提升社会用水总效率的目的。

  我省在运用水权交易规则与价格杠杆调节手段,优化用水结构、管控高用水、限制高耗水行为方面,也进行了一定尝试,并取到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我省沿海半岛突出部或处于供水末端区域,在水资源紧缺时段,用水户之间争水事件屡见不鲜,通过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与水权交易,使有限水资源优先分配到用水效率高产业,水资源价值得到较好体现。

  沿海水资源紧缺区域内的主要河流,如九龙江、晋江、鳌江等,已制定水资源分配方案,并形成协议(水权),为未来水权自由交易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对管控用水及促进产业结构向低耗水方面优化,限制高耗水产业进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处于泉州市金鸡拦河闸供水末端的湄洲湾南岸区域,在供水紧缺的枯水或特枯年份,供水用水矛盾十分突出,深受缺水之苦,区内众多大型石化企业与供水企业达成枯水年份应急供水水价调整的协议,以明显高于正常年份的原水水价及供水水价保障其用水,供水价格高达4.83~5.00元/m³。例如石狮市,也是基本完全依靠外引水源供水的区域,用水成本高企,企业在节水上狠下功夫,如服装制造里的印染,已大量使用中水;还有石板材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已接近100%,基本达到0排放。我省居民生活用水方面,自来水阶梯水价基本已全面覆盖,阶梯水价的推行对限制或引导控制高用水行为起到了明显积极作用。

  又如莆田市原拟引入大型企业,该企业原计划报请用水指标高达每年1.5亿m³左右,后地方通过水权分配及提高用水价格方式予以调控,该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方式与调整产品结构,报请用水指标降为原计划的1/3。

  三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建设。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拓宽节水资金融资渠道。

  4、科技助推节水

  一是加快推广应用一批成熟的节水先进技术设备。采取市场准入、加速折旧等方式,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设备。滚动编制适合我省的节水先进技术和装备设备目录清单,励技术改造,拓展先进节水技术及装备设备的应用。

  二是加强节水科技创新。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关键节水技术,关键设备工艺的科研攻关。

  三是加强非常规水源开发与再生水利用,增加水资源供应途径。进一步拓宽对雨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规模,减轻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压力。

  非常规水源或再生水利用包括海水利用(含直接利用与淡化处理)、中水回用及城市雨水收集等,是常规水源的重要补充部分。增加非常规水源供应与中水回用量,可有效减少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是未来节水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我省厦门、泉州及福州等沿海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区域,中水回用广泛使用在道路浇洒、绿化与石材加工、造纸印刷、服装印染及火电等产业上,现状中水使用量约有0.15亿m3左右,占用水总量比例小。

  海水直接利用一般作为石化及火电厂循环冷却用水,我省在福州、厦门及泉州沿海火电厂使用量大,现状使用量高达40亿m3左右。

  海水淡化方面,目前建成可运行的仅有石狮市鸿山电厂的自备1.5万t/d海淡厂,但因运行费用高达6元/m3,主要作为备用水源。另还有平潭综合实验区海水淡化工程(5万t/d)、漳州古雷海水淡化工程项目(10万t/d)、厦门市海水淡化示范项目(5万t/d)已开工或具备开工条件;上述4个海淡项目总规模为21.5万t/d,约占全国十三五海水淡化新增规模目标120万t/d的1/6)。

  福建省海淡水及中水等再生水利用到2030年规划达3~4亿m³,利用率接近30%,满足《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超过20%的要求;但现状仍有较大差距。

  四是利用信息化助力节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互联网、5G传输、物联网与窄带通信、智能AI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城乡水务一体化试点县的智慧水务系统建设试点和示范,实现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科学管理,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成套建设技术。

  5、行业强化节水

  一是农业节水。编制农业灌区节水规划,实施新一轮高效农业节水灌区和节水达标灌区建设。广应用管灌、滴灌等新技术,并配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措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灌溉历来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灌区作为农业灌溉最大载体,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是农业节水工作的重点。

  福建省目前有201座大中型灌区,其中大型灌区有山美、北引、峰头、东圳及东张5座大型灌区。我省在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作一直不断投入,特别是大中型灌区的干支渠及配套建筑物与田间节水工程,这对保障灌区有序运行及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作用明显。经统计分析,经初步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后,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如能全面推广到全省,农业节水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二是工业节水。过鼓励节水技术改造和新建先进节水生产工艺等措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工业节水水平。用政策补助奖励等方式,鼓励节水型企业达标建设。

  三是城乡生活节水。城市水源及供水管网的配套建设及改造,更是近10余年水利工作的重点,投入力度大、产出多,成绩斐然。通过更新老旧管道、“渠改洞或渠改管”,减少了水量渗漏损耗;通过完善管网配套,更加合理分配水量,促进水资源高效配给。

  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型家用设备,积极开展旧城供水管网改造,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实现城乡居民同标准全覆盖,城市污水经二级或三级处理净化后回收利用。

  四是保证生态用水。转变用水和供水观念,将保持河流的生态用水流量,放在更突出更重要的位置考虑提升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的标准,将处理后的中水,适度用于生态补水,考虑河流的承载能力和水功能区的要求。

  6、工程建设节水

  水利工程补短板,合理配置的全省水资源总体布局,高效利用水资源。以《福建省大水网规划》、《省生态文明试验区水利总体规划》等为基础,依托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木兰溪五大水系,充分发挥大型水库调节作用,提高骨干河流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

  实施节水供水工程建设,以闽江口城市群水资源提质增效工程、厦漳泉水资源配置工程、环三都澳区域水资源配工程为重点,加快长泰枋洋、福安上白石、罗源霍口、安溪白濑、平潭及闽江口城市群水资源配置及46座中型水库等工程建设,构建全省安全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有关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十六字治水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我国农业节水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要求。解决中国水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要贯彻好新时期治水方针,我们首先必须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治水方针的认识,尤其是要加深对节水优先的认识。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对将节水放在新时期治水方针优先位置的学习体会。

  一、对“节水优先”内涵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我国的水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立即动手,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坚持特别是要真正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像抓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要大力宣传节水和洁水观念,树立节约用水就是保护生态,保护水源就是保护家园的意识,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倡导节约每一滴水,使爱护水、节约水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

  从国情水情角度必须“节水优先”。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405亿m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且水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匹配,北方地区水资源量仅占19%,西北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的8%,华北地区水资源只占全国的2.25%。我省虽然属于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台风暴雨季节,而且山区多占77%、沿海少仅占23%,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用水需求大,加剧了沿海缺水状况。

  从水资源利用角度必须“节水优先”。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持续攀升、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多重变化条件下,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更加凸现。水污染、水生态损害反过来又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约束趋紧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制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一直以来,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也是最有潜力的节水大户。同样,我省每年农业用水总量大约在90亿方左右,占总用水量近50%,农业在我省也是用水大户。我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为54.7%,农业节水还有较大空间。

  从解决水问题角度必须“节水优先”。“节水优先”与“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内在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节水优先”方针的提出,既着眼于国家水安全本身,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新老水问题,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促进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既着眼于当前面临的水资源困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又着眼于长远的供需平衡,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我省农业节水现状成效与存在问题

  (一)农业节水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我省通过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大规模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省已发展农田节水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增长了近10%以上。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促进节约用水方面,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大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与传统地面灌相比可节水20%~50%。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方面,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农机、农艺等措施有机融合,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高效节水灌溉较常规灌溉亩均增产粮食10%~40%,不少地方亩均增收超过300元,有力推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高效节水灌溉提高肥、药利用率5%~20%,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物30%以上,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二)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1、农业节水认识有待提高。我省属于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地区,农业灌溉主要以补充灌溉为主,尤其是山地高优经济作物,即使不灌溉也比较少出现绝收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老百姓还有“越旱越丰收”的说法,没有意识到灌溉对农产品的品质、产量的影响,对不节水可能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缺乏认识,对农业节水重要性认识模糊。

  2、农业节水措施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我省大力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措施得到广泛应用,但主要还是以农田灌排沟渠的防渗为主,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比例还比较低。

  3、农业用水管理有待加强。我省属于丘陵山区,集中连片的田地少,大中型灌区数量不多,灌溉水源多,普遍存在用水计量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农业用水管理还相对比较粗放,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不够严格,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为54.7%,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三、推进发展农业节水

  发展农业节水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方向,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1、强化总量控制,从源头上节水。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全面推进计划用水管理,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根据农业用水定额,以及作物种植结构等,按照适度从紧的原则,将农业水权明晰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在稳定粮食产量和产能的基础上,适度调整水资源短缺地区作物种植结构,提高耐旱品种覆盖率。

  2、完善工程体系,从措施上节水。要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积极推进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通过“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努力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提高灌区骨干工程输水效率,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大中型灌区要结合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将支、斗渠口计量设施纳入建设计划,同步实施。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小型农田水利等涉农项目中,要以行政村、或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为单元,同步推进用水计量设施建设,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基础。

  3、推广高效灌溉,从技术上节水。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在水稻种植区要结合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建设泵站、小型引水工程,新建、改造地下管灌工程,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在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区,实施智能化喷微灌工程、自动采集和处理土壤墒情、气温湿度等信息,精准灌溉、形成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在丘陵盆地和山区的坡耕地、旱地上,通过修建集雨池、埋设管道、配备喷微灌设施等途径,为发展坡耕地、旱地农业生产提供用水保障。

  4、深化综合改革,从机制上节水。要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调动农民开展农业节水的积极性,推进农业节约用水,促进农田水利设施长效良性运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农业节水工作的“牛鼻子”,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水安全,要按照我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照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通过“花钱买机制”等方式,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同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调动各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同时,要抓好《福建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指导意见》,以及各县(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管护办法的贯彻落实,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工作,努力做到工程设施完好、灌排及时高效、生态环境优良,实现“建得起、管得好、有效益、利长远”目标,持久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

  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有关思考

  11月21日,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许文海应邀到水利部党校,为2018年秋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节水优先”方针以新理念开创节水事业新局面》的专题辅导。这是本期班开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文海指出,中央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指出要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强调节水工作意义重大,要像抓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把节水纳入严重缺水地区的政绩考核,使爱护水节约水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鄂竟平部长创新性地用“三天三点”逻辑思维方法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要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为适应这一矛盾变化,我国现阶段治水的工作重点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为主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为主,治水工作总基调也要转变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节水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许文海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节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思路和部党组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坚持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综合运用法治、行政、科技、经济手段,抓基础、强机制、快突破,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政策引导、两手发力,科技引领、产业培育,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的基本原则,严格实施“双控”行动、大力促进各行业节水、深入推动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加快推动节水科技创新引领、深化节水政策制度改革、强化节水市场机制创新,并在完善标准定额体系、组织开展节水评价、强化节水监督考核、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加强计量统计工作、狠抓反面典型整治等关键措施上狠抓落实。

  本次授课引起了学员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许文海的讲授,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节水优先”方针的认识,深化了对鄂部长近期相关重要讲话精神的领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尽全力持续深入地狠抓学懂弄通做实。学员们说,要充分利用好党校学习的宝贵机会,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要在本职工作中及时转变思路、改变工作方式,提出解决问题和差距的办法、措施,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状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勇气,把水利工作抓实做好。

本文来源:http://www.rubber-label.com/dt/82387/

为您推荐

党团建设中心工作设想【3篇】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2023-12-15 15:32:22  

退伍军人入党自传(通用11篇)

退役军人,指退出现役的军人(转业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等)。2016年12月报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5700万军队人员退出现役,并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递增。

2023-11-16 20:40:18  

党小组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意见范文十六篇

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小组对

2023-11-16 19:40:18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记录范文七篇

记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lù,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记录

2023-11-16 19:32:18  

2023年党支部年度工作要点范文(精选3篇)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党支部年度工作要点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篇: 2023年党支部年度

2023-11-16 19:24:18